成大醫院教授兼病理部醫事檢驗師王貞仁指出,腸病毒感染在台灣除過去13年來引起恐慌之腸病毒71型可能造成腦炎、肺水腫/肺出血等重症或死亡外,最常見之中樞神經感染症狀則為無菌性腦膜炎,這些案例每年都有,在2001年及2006年分別為伊科病毒30型、伊科病毒18型造成大流行,許多小朋友因此而住院治療,少數幾位不幸死亡。成大醫院病毒室研究腸病毒伊科病毒18型診斷及基因學之分析成果,日前在英國醫學微生物學雜誌發表,獲得肯定,選為本月份的封面。

王貞仁表示,腸病毒每年好發於夏秋兩季,每年所流行的主要亞型病毒皆不相同,根據成大醫院病毒室近十年的數據分析結果分別是:2001年為伊科病毒30型,2002年為克沙奇病毒B型第5型,2003年為克沙奇病毒A型第16型,2004年為克沙奇病毒A型第10型,2005年為克沙奇病毒A型第16型及克沙奇病毒B型第3型,2006年為伊科病毒18型,2007年為克沙奇病毒A型第6、10型,2008年為腸病毒71型,2009年為克沙奇病毒A型第6型,2010年為克沙奇病毒A型第4、16型,今年的型別則以克沙奇病毒A型第9、10型為主。感染腸病毒的臨床表現從手口足症、一般感冒、?疹性咽峽炎、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及麻痺等症狀皆可能發生。

王貞仁說,腸病毒感染以三歲以下孩童為主,而2006年的伊科病毒18型,在成大醫院病毒室團隊的分析下,發現此病毒一開始無法用傳統的螢光抗體染色法分型,而需以基因定序的方式做分型,因此進一步進行演化樹的分析找到此病毒與基因庫的病毒基因序列有3.7至23.8%的差異,並在VP1基因的第152個氨基酸的位置發現有突變,這些結果顯示此基因突變之病毒為造成當年大流行的原因。

此結果成大醫院病毒室於本月份在英國醫學微生物學雜誌發表,其氨基酸突變的立體結構圖形受到重視,被選為該期雜誌的封面,顯示其研究成果獲得國際肯定。


引用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927/128/2zfdp.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惠玲檔詠舶致撰 的頭像
    劉惠玲檔詠舶致撰

    bensonsano0的部落格

    劉惠玲檔詠舶致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